当前位置: 首页 > 时讯

央行回应!中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基础

发布时间:2023-04-21 16:35:05 来源:同花顺财经

4月20日,人民银行举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,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、新闻发言人阮健弘,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出席发布会。本次发布会可谓信息量巨大,会上,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一季度信贷社融数据、广义货币(M2)增速与狭义货币(M1)增速差、信贷数据与物价数据背离、存款利率调整、宏观杠杆率走势、房地产金融形势等热点话题一一作出回应。


(资料图片)

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

对于今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,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、新闻发言人阮健弘概括称,今年一季度,金融运行总体平稳,流动性合理充裕,信贷结构持续优化,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。

从总量上看,流动性合理充裕,金融总量稳定增长。从结构看,信贷结构持续优化,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从利率看,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。贷款市场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,3月份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.96%,比上年同期低29个基点;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.42%,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1和41个基点。

本次发布会上,阮健弘回答了证券时报记者关于社融规模结构特点的提问。阮健弘称,从结构上来看,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有四个特点:

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有所增加。一季度,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.7万亿元,同比多增2.36万亿元。

二是表外融资有所恢复,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较多。一季度,表外融资增加5324亿元,同比多5762亿元。其中,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83亿元,同比多3892亿元。

三是政府债券净融资有所增加。一季度,政府债券净融资1.83万亿元,同比多2470亿元。

四是企业直接融资减少较多。一季度,企业债券净融资是8480亿元,同比少4718亿元。不过3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的规模有所收窄。一季度,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149亿元,同比少833亿元。

“预计2023年信贷投放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将保持平稳。”阮健弘表示,下阶段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,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,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长基本匹配,巩固拓展经济向好的势头,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。

金融体系靠前发力推升M2增速

今年以来,广义货币(M2) 同比增速持续保持在12%的高位水平以上,狭义货币(M1) 同比增速则相对较低,2、3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出二者的剪刀差在持续扩大。

对于一季度M2的增速比较高,阮健弘指出,主要是金融体系靠前发力,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,派生的货币相应增加。一季度是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高峰,过去两年,一季度新增的贷款大约占全年新增贷款的40%。另外,资管资金回流表内也是M2上升的重要原因,去年下半年以来,金融市场有所波动,实体部门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,理财等资管产品的资金转回表内,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,推升了M2的增速。

对于一季度M1增速相对较低,阮健弘指出,一方面,宏观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,一季度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,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是33.8%,较上季上升了10.3个百分点,但与去年同期相比,下降1.9个百分点。另一方面,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存款产品,部分企业加强存款资金的管理,持有的活期存款相应减少。

阮健弘还表示,整体看广义流动性增长还是比较平稳的。3月末流动性总量同比增长是10%,较上年同期高1.3个百分点,比M2的增速低2.7个百分点。

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

近期,信贷数据与物价的背离引发了市场关于通缩风险的热议。对此问题,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会上作出详尽分析。

他指出,经济基本面和高基数等因素使得近期物价有所回落。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与物价回落并存,本质上受时滞影响。稳健货币政策注重从供给侧发力,去年以来支持稳增长力度持续加大,供给端见效较快。但实体经济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等环节的效应传导有一个过程,疫情反复扰动也使企业和居民信心偏弱,需求端存有时滞。总体看,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,实际上反映出供需恢复不匹配的现状。

邹澜强调,对“通缩”提法要合理看待,通缩一般具有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、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的特征,且常伴随经济衰退。当前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,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,经济运行持续好转,与通缩有明显区别。

邹澜称,随着金融支持效果进一步显现,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,下半年物价涨幅可能逐步回归至往年均值水平,全年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呈“U”形走势。中长期看,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,货币条件合理适度,居民预期稳定,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。

经济恢复势头有助全年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

宏观杠杆率是总债务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,疫情以来,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宏观杠杆率的影响更大。随着经济增长波动的加大,宏观杠杆率也相应出现了快升和快降的现象。据阮健弘介绍,初步测算,今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是289.6%,比上年末高8个百分点。

阮健弘指出,当前宏观杠杆率的回升,有一定的季节性原因。信贷投放的季度高位和GDP增长的季度低位这两个季节性的特征相互叠加,导致一季度的宏观杠杆率会出现上升比较多的情况。

另外,今年一季度,经济仍处于恢复的过程当中,金融体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,政府债券发行前置等因素也强化了宏观杠杆率的季节特征。“应当看到,目前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势头良好,这将有助于全年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。”阮健弘说。

近期部分银行调整存款利率是正常现象

今年以来,市场一直对于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有较高呼声,近期部分地方法人银行发布了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,恰逢3月份物价数据处在低位,引来部分对存款利率调降的议论猜测。

对于近期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,邹澜指出,去年4月,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,引导各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,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。去年9月,主要银行又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,进一步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,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调整。当时,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,“近期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存款利率,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。”邹澜说。

他表示,在市场利率整体已明显下降的情况下,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,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,灵活调整存款利率,不同银行的调整幅度、节奏和时机自然就会有所差异,这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正常现象。

邹澜进一步指出,通过自律机制协调,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,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,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,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,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,保持合理息差,实现持续稳健经营,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。

住户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,储蓄意愿在下降

据阮健弘介绍,3月末,住户的人民币存款余额是130.23万亿元,比上月末增加了2.91万亿元,比年初增加了9.9万亿元。

阮健弘表示,当前住户存款增加较多,主要受住户的投资、消费状况的影响。一方面,疫情对一季度的住户消费还是有一些影响,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8%,消费尚未完全恢复,消费减少,相应的存款就多一些。另一方面,居民的风险偏好降低,资管产品投资增长放缓,推动住户部门存款增加。3月末,住户部门投向资管产品的资金余额是41.59万亿元,比年初减少了1.4万亿元。

“我们注意到,当前住户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在回升,储蓄意愿在下降,有利于住户存款更加稳定的增长。”阮健弘表示,今年一季度,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,倾向于“更多消费”和“更多投资”的居民分别占23.2%和18.8%,比上季各增加0.5和3.3个百分点;倾向于“更多储蓄”的居民占58%,比上季减少了3.8个百分点。3月当月住户部门存款同比多增2105亿元,这个多增额比1月份和2月份多增额明显收窄。

一季度房地产金融数据获改善

邹澜称,近一段时间,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,在房地产金融数据上也有所反映。

房地产贷款主要由个人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两项构成。从数据上看,今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月均发放额大约是5900亿元,比去年四季度的月均发放额多1900亿元,与同期商品房销售额的比值处于合理的区间。一季度开发贷款累计新增约5700亿元,与同期商品房在建规模相比也处在比较高的水平。债券方面,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境内债券发行1500多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20%,境外债券市场信心也在逐步恢复。

邹澜表示,去年年末,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建立了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,可以“既管冷、又管热”。据统计,截止到3月末,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条件的城市有96个。其中,83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的调整优化,带动房贷利率有所下降。从全国看,今年3月,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4.14%,同比下降了1.35个百分点。

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我国影响有限

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小幅升值。对于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的走势,邹澜表示,总的来看,今年人民币汇率仍将双向波动,总体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。

邹澜称,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加息预期波动较大,海外银行风险事件也引发金融市场波动,美元指数出现回调,总体看对我国影响有限。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,市场预期保持稳定,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。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,也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、国际市场走势等有关。今年以来,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、预期改善,国际收支自主平衡,外汇储备规模继续稳居全球第一,良好的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。

邹澜表示,下一步,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、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,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,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冰洋质量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